常見高溫軸承故障癥狀:
(1)滾動體及滾道裂紋、拉傷、灼痕、疲勞剝 離掉塊、銹蝕;
(2)外圈拉傷、銹蝕嚴重;
(3)內圈拉傷、裂、電蝕;
(4)保持架松動、鉚釘斷頭、體裂、變形;
(5)內圈表面和滾子表面點腐蝕、麻點、變色等。
為您針對以上高溫軸承故障的原因、處理辦法進行詳細分析:
1 密封罩松動脫出和外圈缺損
??由于近年來生產廠家范圍的擴大,部分軸承的技術保障能力不夠,生產的軸承不能適應列車的提速要求,軸承裝車后經過高速劇烈振動,極易發生封罩松動脫出,并與前蓋摩擦極易引起激熱,同時密封罩的松動脫出也使軸承失去了密封作用。由于軸承密封失效軸承內部極易造成泥沙、泥水,缺油,使軸承內部潤滑不良,從而引發各種軸承內部故障,嚴重時會危機行車安全。
造成此類故障的原因:
??一是,設計上存在前蓋內側面與密封罩、油封端面間隙偏小的缺陷;
??二是,各級檢修單位對密封 罩與外圈牙口處掌握不嚴,運行過程中由于車輪踏面故障造成沖擊力過大,導致軸承外圈彈性形變而改變二者的配合狀態,轉8A轉向架存在高速運轉或通過曲線彎道時產生菱形變形的缺陷;
??三是,超載、偏載、集重等原因。
??密封罩在一般檢修時未及時跟換新品;密封罩經整形后未復原或者一般檢修及大修時外圈牙口與密封罩過盈配合過小造成松動;提速后密封罩中的 密封圈與密封座摩擦加劇,從而帶動密封罩一塊轉動,使得密封罩松動;按照規定列檢只對密封罩脫出的故障進行處理,而對密封罩松動故障不進 9 行處理,導致已松動的密封罩松動加劇。
處理:
??對于這類故障按《鐵路機車運用維修規章》,列檢必須換輪處理,不得用力(或用木器輕輕敲擊)使其復位后放行。 軸承外圈缺損為車輛在裝載時,受到裝卸機具的碰撞或 車輛發生脫軌事故與其它物質相撞造成,對于此類故障列檢應換輪處理。
2 軸承燒損的特征
??從我國近年來發生的 6K 機車牽引電機軸承燒損情況分析來看,具有如下幾個特征:
(1)軸承滾動體與內外圈滾道卡死;
(2)軸承及其外擋蓋嚴重過熱變色;
(3)內圈產生軸向相對滑動;
(4)軸承保持架斷裂:
(5)外圈滾道電蝕嚴重;
(6)潤滑脂燒化變稀;
(7)內圈滾道表面與滾動體有粘合等。這些外觀現象都是軸承燒損后所能看到的基本特征。
3 油脂故障
??缺油時,軸承轉動輕松,嚴重缺油者,轉動時明顯聽到滾子均勻下落的聲音。缺油故障多發生在裝車使用兩年以上的軸承上,如這類故障沒有 明顯的發熱特征列檢可以放行。油脂過多,新造或大修時注油量過大,運行中因油脂過盈而產生較高運轉熱,易引起紅外線報軸。油脂過盈故障多發生在新裝車使用兩個月以內的軸承上,轉動時沉重但無異音,按規定發生熱軸故障點溫超過規定溫度以上時需換輪(SKF197726型軸承在外圈外徑下部測量溫升≥55度,絕 對溫度≥100度;197726和352226XZ—2RZ型軸承 在外圈外徑下部測量溫度≥環溫+40度)但此類故障可以放行并進行紅外線 軸溫跟蹤,確認軸溫無持續上升,不必做進一步處理,待運行一段時間后熱軸特征會自然消失。
??油脂泄漏故障:滲油、漏油發生在外圈牙口與密封罩配合處以及油封 唇口處,少量油跡和塵沙積聚,一般成干燥狀態,或雖有一些潤滑油脂,但其他地方均無油脂,可以認為是正常,可據需使用。甩油是在密封罩、前蓋、后擋上有大量潤滑油脂,且污染了承載鞍、側架、車輪或車底板等,這時可以認為密封已失效,油脂已大量泄漏,須換輪退卸軸承。
4 保持架隔窗斷裂
??一般發生在端環與小橫梁相交處,保持架折斷后使滾子與保持架隔窗 間隙增大,軸承的承載狀態受到破壞。這類故障的外觀現象雖不明顯,但危害極大,如果不能及時發現處理,車輛在高速運行中保持架會產生破碎,很容易在極短的時間內發生熱、切軸。車輛輪對有超限的擦傷、剝離或軸承高溫時,應對該軸承起轉動檢查,如發現在轉動中有無節奏的振動或卡帶現象,要運行多次的正反轉動,并召集有經驗的人員檢修。
5 滾道損傷、剝離
??滾道、滾子剝離,主要發生在軸承滾動面上。原因為內外圈存在材質不良等缺陷或車輛運行狀態不良,長期運轉后可能會發生滾道局部擦傷或剝離。對此故障檢查人員如果用力向下按或 向上托起軸承轉動,可以感到軸承有節奏的振動,這類故障多伴有輪對陳舊性擦傷或剝離以及軸承向游隙大于0.75mm缺陷。對此類故障列檢應及時換輪并送軸承組推卸檢查。
6 滾子剝離
??滾子破損多為滾子端部裂紋導致破碎,碎塊很容易混入滾道中,將造成滾子卡帶,破壞軸承的滾動狀態。在轉動外圈時手感有別勁的規律,聲響有無規律的咯吱聲,有時轉多圈才發生一次。
7 滾子破裂或滾子缺損
??發生的原因為:滾子材質或熱處理工藝達不到設計要求,在受到較大的沖擊或負荷時造成滾子破裂或缺損。
8 內圈裂損
??發生的原因:(1)內圈的材質達不到要求;(2)加工軸頸時橢圓度及錐度過大或與內圈配合過盈量大,使內圈在組裝時應力增大產生裂紋。
9 套圈和滾子滾道表面劃傷壓痕
??發生原因為:滾動軸承油脂含有灰塵、金屬粉末等雜質或車輛在運行 中由于金屬之間摩擦及材質缺陷等原因,使摩擦下來的金屬微粒在滾道和滾子之間摩擦,造成滾子、滾道表面劃傷或壓痕。
10 軸承內圈滾道及滾子表面剝離發生原因:軸承組裝前滾道卡傷或組裝時位置相互不正使軸承過早產生疲勞裂紋。
11 滾動軸承電蝕 造成原因為:車輛部件進行焊修作業時,因電焊回路接觸不良使軸承產生電火花電蝕,造成內、外圈、滾子、滾道損傷。
12 保持架破碎發生原因
(1)軸承受較大的交變載荷或沖擊載荷使保持架發生裂損;
(2)保持架加工工藝缺陷,柳釘折斷或脫出后,軸承卡帶運行造成保持架裂損。
??轉動外圈時,軸承滾子自上而下的掉落,發出凌亂的金屬撞擊聲。保持架破碎嚴重者,甩出的油脂呈銀灰色,懷疑為保持架破碎的軸承應就地換輪,在區間確因場地無法換輪時應按車輛原運行放行掛往前站換輪;嚴禁反向掛運,否則很容易導致軸承保持架突然卡帶而發生熱切軸。
保持架破碎增多的原因:
(1)保持架本事設計強度偏低;
(2)加工制造水平不高,保持 架存在制造缺陷;
(3)選用材料存在缺陷;
13 運用中外觀檢查軸承檢查
(1)前蓋、外圈、密封罩、后擋裂紋、損傷、松動變形。
(2)軸承密封失效、甩油、混沙、混水或油脂變質。
(3)軸端螺栓折斷、丟失或全部松動。